本報訊 為學習貫徹好《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用好本地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2024 年巨野縣委黨史研究中心把革命遺址遺跡普查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巨野革命歷史資源豐富,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陳光、楊得志、曾思玉、張國華等諸多將軍揮師來此開辟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巨野又是解放軍逐鹿中原、消滅國民黨軍的重要戰場之一,也是劉鄧大軍揭開戰略反攻序幕、挺進大別山的前進陣地之一。這里先后發生過大姚莊保衛戰、大劉莊激戰、六營集殲滅戰、龍縫戰役、攻打巨野縣城等較大規模的戰斗 20 余次,在各個革命歷史時期僅巨野籍犧牲的革命烈士就有近千人。
為做好本次革命遺址遺跡普查工作,縣委黨史研究中心邀請縣委宣傳部、縣文旅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同志及縣委黨史研究中心退休老同志召開座談會,分析當前巨野革命遺址遺跡分布概況和保護現狀,對開展普查工作提出寶貴的建議。座談會還研究確定本次普查的重點內容,包括黨的重要機構;重要黨史人物的故居、舊居、活動地;重要事件、重大戰役戰斗遺址;具有重要影響的革命烈士事跡發生地或墓地;能夠反映重要歷史活動、進程、思想、文化的各種遺址等。
自普查工作開展以來,巨野縣委黨史研究中心列出清單、精心調研,通過積極走訪當地老革命、老干部、老村民,細致了解革命遺址遺跡的形成和歷史經過。同時,查閱了大量檔案和歷史文獻資料,本著對歷史和革命先輩認真負責的精神,確保革命遺址史實的真實性。普查期間,縣委黨史研究中心與縣文旅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各鎮街道等互相溝通協作,共享信息資源,確保了普查資料系統性、完整性。目前,共普查調研紅色革命遺址24處,其中新登記革命烈士4人,補充征集到革命遺址資料14份。
本次革命遺址遺跡普查工作將持續五個月,預計7月底完成,普查結束后,縣委黨史研究中心將對征集到的材料分門別類進行整理編纂,形成巨野縣首部革命遺址遺跡概覽一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獻禮。